中新网南昌12月5日电 题:“老阿姨”龚全珍之女忆父母:艰苦朴素 乐于助人
“爸爸妈妈非常爱我们,把对我们的爱藏在心里面,把大爱献给了困难学生和民众。”回忆起父母的往事情怀,“农民将军”甘祖昌和“老阿姨”龚全珍的三女儿甘公荣满脸动容。
今年12月5日,是第三十八个国际志愿者日。当天,江西省妇联举行江西省“龚全珍式”巾帼志愿者(服务队)发布会,身穿粉色马甲、斜披红色绶带、一头短发的甘公荣在会上分享了其父母为家乡建设奉献一生的故事。
12月5日,江西省妇联举行江西省“龚全珍式”巾帼志愿者(服务队)发布会,“农民将军”甘祖昌和“老阿姨”龚全珍的三女儿甘公荣在会上分享父母为家乡建设奉献一生的故事。杨晨仪 摄
甘祖昌是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,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,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因身体原因,甘祖昌三次向组织递交辞职回乡务农的报告。他也成了新中国一千多名开国将军中,第一位要求回乡当农民的将军。
1957年,甘祖昌带着全家回到故乡莲花县,解甲归田的将军成了一名农民,满腔热情投入到家乡建设中,并奉献一生。妻子龚全珍全心全意投入山区教育事业,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“老阿姨”,曾获得“全国道德模范”等荣誉。
“爸爸带领乡亲们开荒改造冬水田,清早去劳动,晚上才回来。”小时候的甘公荣觉得“爸爸是农业社的爸爸”。
扎根乡村的甘祖昌,对家里非常节约,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。“我们从新疆回来5年没有做过新衣服,别人家小孩过年有新衣服穿,但我们没有。爸爸规定我们的衣服是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,哥哥姐姐穿了,弟弟妹妹再接着穿,实在穿不了就留着做布鞋和袜底。”甘公荣娓娓道来。
其实,甘祖昌一家并不缺钱。1957年,甘祖昌每个月到手工资有330多元,妻子龚全珍的工资也有89.5元。按当时农村生活标准,一家本应过得很好。
“家里主要开支有两项:一是爸爸的医药费,他不愿意增加国家的负担,自己掏钱看病;二是每天给爸爸买2毛钱的豆腐当菜吃。”甘公荣眼圈泛红地说,爸爸出过车祸,脸部全都摔破了,嘴巴是三块缝起来的,不能吃硬食物。
甘祖昌和龚全珍将工资节省下来,支援家乡建设,修水库、修桥、修路、建电站、买拖拉机……媒体公开报道显示,回乡29年间,甘祖昌参与建起了3座水库、4座水电站、3条公路、12座桥梁、25公里长的渠道。
对于妈妈,甘公荣曾有过不理解,甚至“抱怨”。“妈妈心里似乎只有学生,我们是不是妈妈亲生的?”她说,爸爸1986年逝世后,妈妈大部分时间与其一起生活,“妈妈的外地或本地学生经常来看望,会跟我讲妈妈当年是怎么帮助他们的,我也一点一点理解了妈妈。”
甘公荣还记得,2013年整理妈妈的日记时,看到日记里有段内容关于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大姐:“平荣今天起得早,吃了早饭就上班,没有发病,我提心吊胆的心放下来了,我情愿少活10年,换取她一天一天健康。”说到动情处,甘公荣几度哽咽。
因病医治无效,龚全珍于2023年9月2日16时16分逝世,享年100岁。斯人已逝,风范长存。正如这首取材于龚全珍先进事迹的歌曲《老阿姨》所唱道:“你的皱纹已和山川连在一起,本色成为你感动中国的传奇。”
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,甘公荣一直热心公益,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“一对一”帮扶困难学生,“2019年我成立了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,我们用大手拉小手帮助老人、留守儿童、妇女,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。”(完)
杭州设立的慈善共富服务专区。杭州民政 供图
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(王逸飞)浙江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,其中企业的参与和助力不可或缺。在杭州,该市近日在杭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慈善共富服务专区,为企业参与慈善打造了服务新平台。
据了解,该慈善共富服务专区通过线上线下“一体融合办理”,设有“慈善展示、慈善捐赠、慈善救助”3项基本服务和“捐赠在线开票、税收抵扣指引、共富产品合作”3项特色服务,为企业提供公开募捐项目在线捐赠开票、参与慈善信托等慈善政策咨询服务,也为其参与慈善、助力共富、享受捐赠税收抵扣提供了延伸服务。
“专区可为慈善捐赠、慈善信托、慈善项目、慈善救助提供闭环链条式服务,有效激发企业参与慈善共富动能。”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例如围绕企业关心的捐赠税前抵扣办理这一高频事项,专区通过服务导航图为企业提供指引,今年重点聚焦对口支援、联乡结村企业捐赠,已为18家企业、单位做好导航服务。针对企业参与慈善信托需求,其提供“面对面”的系统解决服务,在慈善信托项目决策、投资和执行上积极提供最优方案,实现为企服务由“降本”向“增效”升级。
目前,杭州全市已累计设立企业委托人慈善信托近1亿元,今年新增企业冠名慈善基金20个,新设立慈善共富基金1.3亿元。
杭州是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,上述服务专区正是该市在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“一号改革工程”的背景下,推出的举措之一。
记者从杭州市委改革办了解到,以上述“一号改革工程”为牵引,今年,该市推动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,取得阶段性成效,一批有辨识度的改革成果不断涌现。
如杭州优化综合执法“首违不罚”清单,在浙江全省率先实现综合执法领域“首违不罚”全覆盖。该市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快处,专利预审最短受理周期压缩至5天,平均授权时间缩短至81天,案件处理办理周期缩短20%以上。杭州“政策智慧超市”加快推动政策集成,累计上线政策1709条,在线兑付资金197亿元,惠及企业11万家。(完)